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检察工作报告】2023年度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间:2024-03-2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18日在合肥市庐阳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成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士提出意见、建议。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院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争创一流检察院为目标,强思想顾大局、夯基础重履职、深监督护正义,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检察工作稳步向前。先后获评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等11项市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

一、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以检察履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之基,也是民心所向。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办理审查逮捕案件391532人,审查起诉案件11231694人,案件数同比分别上升97.5%18.3%。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压态势,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黑灰产”犯罪139232人,赵某某等18人网络直播打赏诈骗案、程某某等20人冒充贷款中介诈骗案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得以依法从严从快办理。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恶犯罪案件33人。依法出庭公诉由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安徽省检察院交办的陶某某等25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案涉及罪名19个,涉案金额上亿元。在历时8天的庭审中,准确有力指控犯罪。进一步完善监检衔接机制,合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共起诉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55人。针对“小官大贪窝案”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积极护航经济发展。持续推进金融检察品牌建设,依法稳妥办理经济金融领域犯罪案件40件,严厉打击网络传销、“噱头式”集资诈骗等新型涉金融类犯罪,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惩处侵害企业财产权益、妨害正常经营等案件29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漏洞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结合送法进企业、检察长走访民企等活动,及时督促企业整改提升,帮助企业“活下来”、发展好。积极助力安全生产。办案中发现一批不合格灭火器通过网络销售渠道流入辖区多家商超、网吧、KTV、幼儿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后,第一时间联合区消防救援部门开展检查,并向区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高质量检察建议助力社会治理、推进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今年来,围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就招投标管理、断卡惩戒、校园管理等方面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共计13份,均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依法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并在检察办案中积极推动刑事和解,努力修复社会关系。全年不捕、不诉率分别为34.5%19.7%,促成刑事和解19件,以检察担当促社会和谐。少数在校大学生因被蛊惑出售“两卡”,沦为电诈犯罪“工具人”。经严格审查、公开听证后,对部分自愿认罪认罚、犯罪情节较轻的,依法作不起诉处理,让其能够继续完成学业。积极助力党委政府正本清源,在办理陶某某涉黑案中,发现并移交打财断血、打伞破网线索25条,彻底摧毁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基础,铲除其背后的“保护伞”。

二、努力强化法律监督,以检察履职维护公平正义

刑事诉讼监督做深做细。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前移监督“关口”,全面提质增效。监督立、撤案48件,同比上升54.8%;提出书面纠正违法197件;纠正漏捕3人、漏诉17人。加强对刑事审判活动监督,依法提出抗诉3件,目前法院已改判2件。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设立驻区司法局检察官办公室,开展涉企社区矫正对象专项巡回检察,完善对社区矫正机构的常态化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排查消除脱、漏管隐患。监督收监执行9人,办理强制医疗案件22人,并及时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保护性约束措施。

民事和行政检察做实做准。全年共办理各类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01件,同比提升80.4%。发出检察建议36份,回复期届满案件法院均已回复采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裁判提出再审和提请抗诉3件,改判3件,办案成效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前列。积极适应数字检察战略,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精准性、实效性。办理了全市首批使用大数据排查发现的民事监督案件,并依此逐步构建了涉民事终结执行案件大数据模型,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落实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将相关刑事被不起诉人移交公安等行政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共办理此类案件7件。情系大民生,“小案”不小办。针对个别公交站台附近设有机动车泊位,妨碍公交运行,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及时制发行政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公益诉讼做精做优。深化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全年共核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3件,经审查立案3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4件,到期回复整改率达100%。欧某某等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多方努力下,民事公益诉讼部分以调解方式结案,首次采取劳务代偿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让生态环境“破坏人”转变为“守护人”,有效破解生态修复执行难题。以此案为契机,联合多单位设立全省首个涉林案件“碳中和”生态修复基地,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综合效果。注重形成合力,维护重要设施安全,率先与合肥市检察院、合肥军事检察院联合对辖区内多个人防工程进行实地调查,对发现的防护密闭设施损坏、防空标识设置不规范等问题,督促并配合行政机关全面整改,为全市检察机关军地协作办案积累了经验。高度关注国有资产保护,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追缴违规安置款、税款等共计140余万元。

三、聚力呵护民生福祉,以检察履职守护幸福庐阳

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充分发挥司法救助纾困解难作用,加强对单亲家庭、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办理司法救助案件80件,发放司法救助金58万余元,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的手上。姚某某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司法救助工作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检察蓝”助解“讨薪难”专项行动,对诉讼能力偏弱的农民工诉请讨薪,依法支持起诉4042人,帮助追回49万余元“血汗钱”。高度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督促行政机关对侵占盲道、无障碍设施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整治,保障残障人士安全通行,共享辖区发展成果。积极参与平安医院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扰乱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被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等11家单位表彰为“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系全省检察机关唯一受表彰单位。

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形成多方合力,切实把工作做得更实。依托法治副校长、检察开放日等平台,采取线上与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50余场次,教育引领未成年人自觉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一庐阳光”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加强协作配合,推进涉未成年人案件一体化办理,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依法办理涉未成年被害人刑事案件3473人,对6名未成年被害人实施综合履职保护。努力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主动与公安、文旅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宣传4次。针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培训机构,专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从业查询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

积极推进矛盾化解。深入开展温暖控申建设。全年共办理群众信访事项400件,七日内回复率达100%。积极开展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共参与两级政法单位联动接访活动15次。严格落实检察长接待日制度,累计接访2231人次。坚持院领导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三类”案件的院领导包案率100%。创新矛盾化解方式,全面引入律师、社区工作人员等第三方参与信访矛盾化解,通过联合接访、简易听证等方式,有效推动信访工作提档升级。全年共开展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70次、简易听证68次。

四、用力抓实从严治检,以检察履职锻造过硬队伍

持续筑牢思想根基。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始终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铸魂、增智、正风、促干上下功夫,在抓实党组班子深学精学的基础上,院领导参加所在支部学习83次。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扎实开展实地调研,发现问题6个,解决困难2个,干警精神面貌更加振奋,为民司法意识更加牢固,高质量发展举措更加务实。持续抓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把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融为一体,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专案组成立临时党支部,探索出以党建为纽、业务为轴、履职为基,深推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相关做法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并推报最高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战、建好主阵地上下功夫,先后4次开展专项排查清理工作,研究制定干警使用自媒体规范,及时消除隐患漏洞。注重唱响检察好声音,在自有新媒体阵地发布原创宣传作品140余条,在淮河路步行街3D大屏投放检察工作宣传片,累计受众600余万人次,强化社会法治引领。院2部新媒体作品在全国性新媒体比赛中获奖。

全面提升队伍素能。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是确保高质量检察履职的前提。深入推进以案件为载体的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精心挑选“领头雁”,先后建立涉外案件、涉未成年人案件、金融检察、数字检察等多个专业化办案团队,实行专案专办、类案精办、简案快办,办案质效得到明显提升,年轻检察人员成长速度明显加快。简易案件办案组加大速裁程序适用力度,全年适用率达45.7%,同比上升103%。完善年轻干警培养规划,2名部门负责人被组织提拔至兄弟院担任院领导职务,5名中青年干警走上部门副职岗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干警能力素质培养,适时与公安机关开展同堂培训,树立、更新司法理念。推选40余名干警参加各级专业集训和业务竞赛,强化学用相长。7名干警先后获评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首批安徽省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等荣誉。

坚决抓实党风廉政。始终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严格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坚定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坚持刀刃向内,对干警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严处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研究制定检察干警八小时以外行为管理规范,有效堵塞监管漏洞和盲区。着重关注“四域四化”问题,强化检务督察,充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范于未然。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要求,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必须记录报告。按照全员覆盖、逐月通报的方式,推动如实填报渐成检察人员自觉,做到“有问必录、有录必报”。全年记录报告有关事项55件。

自觉接受各界监督。监督者更应接受监督。我们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落实相关审议决议,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自觉接受合肥市人大关于检察建议工作开展情况专项视察,主动邀请区人大大杨代表团部分代表来院视察,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人大及上级院报告重大敏感案件、重大事项等13件。主动加强在“阳光下”办案,全年共开展检察公开听证65次,187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区干部群众代表走进检察院,现场发表听证意见,现场监督检察办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踔厉奋发,迎难而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得益于区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检察院向各位代表及所有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数字检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监督模型较少;检察监督的方法手段和质效还需加强;检察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建设仍然艰巨。使命催人奋进,责任强化担当。我们一定紧抓不放,下功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