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检察工作报告】2020年度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间:2021-01-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17日在合肥市庐阳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晏维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2020年主要工作,请予审议。

 

二〇二〇年主要工作

 

2020年,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需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不断提高监督办案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检察改革,从严从实抓好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稳进中落实、落实中提升。一年来,我院先后获得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合肥市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工作品牌、合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荣誉20项。蒋巍巍同志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及“全省优秀女检察官”称号;一民事审判监督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公开听证典型案例。

一、主动融入国家治理新形势,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扫黑除恶攻坚重拳出击。全面落实“六清”“六建”要求,深入推动长效机制建设,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共办理涉黑涉恶案件748人,尹某某、吴某某等家族式恶势力犯罪团伙被依法惩办。注重形成政法机关合力,与公安、法院会签相关协作办案机制。强化检察监督,摸排“保护伞”“关系网”线索18条,提出继续侦查取证建议30余条,肥西县政法委原副书记张某某等“保护伞”被依法严惩。坚持不枉不纵,刘某某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在全程检察监督下,由最初的2人涉1罪的普通刑事案件,深挖成4人涉5罪的涉恶案件,一个为害一方十多年的恶势力团伙被铲除。

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强化检察职能发挥,依法从严从快办理涉疫刑事案件11件,涉及诈骗、妨害公务等多个罪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市首例涉疫口罩诈骗案办理情况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检察办案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远程提审、远程接访、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智慧检务系统,确保办公办案不停、服务群众不减。坚决落实上级要求,及时组建抗疫先锋队,32名干警下沉到有确诊病例的封闭小区及“三无”小区值守57天,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做强民营经济检察服务。制定《实施“351”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方案》,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坚持“能不捕的尽量不捕,能不诉的尽量不诉,能不查封冻结的资产尽量不查封冻结”,全年共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833人,依法对2家企业4人作出不起诉决定,100余个就业岗位得以稳定。注重跟进服务,结合办案中发现的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问题,深入民企开展主题检察开放日2次、普法宣传讲座3场,赠送《案说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等书籍200余本,助力企业合法经营。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监督公安机关对一起涉及16家民营企业、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的案件立案侦查。

积极推进社会综合治理。聚焦“全省金融总部集聚区”建设,多举措加强金融检察工作。组建专业办案团队,依法稳妥办理涉金融领域犯罪案件1853人。扎实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系列宣传活动,会同区金融办编印典型案例释法宣传册,发放至社区、楼宇,提醒居民加强防范,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堵塞漏洞、加强监管。一以贯之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实,相继开展具有鲜明庐检印记的“订单式”法治进校园、“互动式”普法小游戏、“沉浸式”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0余次,11名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维护校园安全,树牢师生法治信仰。

二、积极适应司法改革新要求,努力推进检察履职提质增效

全力护航平安庐阳建设。严厉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全年受理审查逮捕案件170323人、审查起诉案件7091226人。经审查,依法批准逮捕140245人、提起公诉595922人。映山红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5亿元案、金某某故意杀人案、查某假借拍电影设局诈骗4000余万元案等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得到依法稳妥办理。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注重教育挽救,不诉率达13.8%。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24批,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均达100%,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建立上下联动救助、院内联动办理“双联动”机制,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6件,发放司法救助金9.81万元,防止因案致贫。

持续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不断提升检察监督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强化刑事诉讼监督,以在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心派驻检察室为依托,关口前移,有违必究。全年监督立案并判处有期徒刑814人,监督撤案912,纠正漏捕、漏诉10人;发出书面纠违15份,均已改正;依法提请抗诉3件,已改判1件。开展判处实刑罪犯暂予监外执行、财产刑执行等专项检察行动,成功监督异地司法局依法接收长期漏管的罪犯马某接受社区矫正。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以虚假诉讼监督、民事行政执行监督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年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5件,成功提请抗诉且法院裁定再审5件;对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多方面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在办理万某等3人诉某镇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案中,经多方协调,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并为基层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提供有效指引。

积极拓展公益诉讼领域。全年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各1件。开展“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检察监督深化年活动,积极守护董大库区水源保护地生态安全,实地走访20余次,发出检察建议5份,均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改。通过无人机巡查、人工实勘等措施,发现辖区多地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面积爆发,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及农林业生产安全,及时启动“林长+检察长”机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管林治绿职责落实,并促成相关部门拟定区“十四五”期间长效除治方案。积极探索拓展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林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倪映典烈士纪念塔文物及英烈权益保护案等均系合肥市相关领域首例,在全市范围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被《检察日报》报道。

三、真诚呼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激发工作机制创新效能

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履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责任,结合基层实际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到实处。加强与区司法局协调配合,进一步健全律师值班制度,并为律师提供较为完备的执业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充分发挥远程视频提审作用,畅通值班律师对在押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自愿性、真实性的见证渠道。全年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069人,占同期审结人数的85.6%。进一步提高量刑建议的精准性,已起诉的案件量刑建议被采纳率达93.1%。其中,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351人,占比58.7%。落实认罪认罚在程序上从简的要求,建议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246件,有效提升了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严格落实“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一个案子,经过办案机关若干程序环节,就被统计为若干案件,最佳“案-件比”是11,司法资源投入最少,当事人感受最好。为避免不必要的程序空转,加强与侦查机关协作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情况通报、提前介入等制度机制,及时解决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全年共发出逮捕案件继续侦查提纲、不捕案件补充侦查提纲等103份,实现证据把关、审查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制度优势,完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严格退回补充侦查和延长办案期限的适用条件及程序,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审查起诉案件退查率同比下降9.8%,平均办案周期下降16.5%;“案-件比”为1:1.34,同比下降20%,在全市检察机关位居前列。

努力推进公开听证全覆盖。全力推动检察听证工作,摒弃长久以来的闭门办案模式,以公开促公平公正,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检察工作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全年共组织公开听证8次,7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普通市民应邀参加听证,听证意见被采纳率达90%以上。公开听证范围由审查逮捕、不起诉、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常规类型,逐步向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刑事申诉复查等新领域拓展探索。在办理李某与姚某、牛某民间借贷纠纷生效裁判监督案中,率先在全市检察机关采取公开听证方式,邀请人民监督员、法学专家、律师等参加听证并予以监督,最终促成李某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今年10月,该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公开听证五大典型案例之一。

四、牢牢把握队伍建设新目标,不断夯实检察发展基层基础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的建设与履行检察职能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创建“青年文明号”、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好用好庐检讲坛、“两微一端”等平台阵地,定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掌握工作主动权。以政法系统党建联盟建设为契机,建成集党的知识学习、先进典型展示、党建氛围营造为一体的党建活动基地,组织开展“绽放抗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读书沙龙、“庐检新青年·岗位绽芳华”青年节系列活动、“重温党史,坚守初心”主题座谈等活动10余次,引导干警守住初心,担起使命。

大力提升履职能力。以内设机构改革深化推进为契机,切实加强检察干警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全年共办理涉黑涉恶、集资诈骗等案件176件。采取组织选派干警参加专业培训、岗位练兵、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民法典、《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积极适应打击互联网、金融领域新型犯罪需求,组织疑难案例研讨会,就虚拟货币、移动第三方支付等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拓宽专业视野。

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管检治检主体责任,坚决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员额检察官这一办案主体,扎实开展“七个专项”活动,重点进行查摆整治。推进规范司法常态化、制度化,对诉讼监督、不起诉、不批捕等案件不定期专项评查。持续深入抓好“三个规定”制度落实,对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如实记录报告,不让“零报告”架空好制度,全年共记录报告有关事项23件。对检察干警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和违反任职回避制度、与律师交往情况、案件风险评估等问题,开展常规督查,未发生一起被立案查处的违法违纪问题。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金融检察建设工作情况,认真办好政协委员提案,并就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逐项梳理落实,明确改进举措。加强代表委员联络,主动走访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参与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60余人次。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公开发布案件法律文书、重要案件和程序性信息,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推动以公开促公正。设置专门律师会谈室,畅通网络预约、异地阅卷等便捷渠道,充分听取律师意见,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行使。推动全媒体建设,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发布原创普法宣传作品200余篇,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安徽广播电视台、《检察日报》等媒体采用40余篇,让普通民众近距离了解监督检察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区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检察院向各位代表及所有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工作仍面临和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仍需提升,社会治理的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深入;二是司法理念转变还不到位,与推进法律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仍需加强,检察干警能力素质与新发展要求仍不适应,求极致的工作作风尚未真正养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〇二一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担当作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区委的决策部署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到实处,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检察产品。

一是以更高站位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助力“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着力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纵深推进金融检察工作,为全省消费核心枢纽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入创建“温暖控申”,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坚持“一号检察建议”常抓不懈,推动常态机制建设完善,确保“法治副校长”尽职尽责,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全力做好“八五”普法工作。

二是以更实举措护航平安法治庐阳。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众型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重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背后的“黑灰产业链”。始终绷紧扫黑除恶这根弦,完善长效机制,彻底铲除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积极应对社会治安新形势、新特点,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及原因,适时发出检察建议,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在全市前列。

三是以更大力度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牢牢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宪法定位,认真开展办案质效攻坚年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化派驻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心检察室、人民法院民事行政检察窗口作用发挥,延伸监督触角。贯彻落实好民法典,全面提升民事检察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切实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行政非诉执行等专项监督,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深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抓好《六安·合肥水源地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框架协议》落实,为美丽庐阳建设提供坚实检察保障。

四是以更高标准建设过硬检察队伍。坚持检察机关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的定位,抓牢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严格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以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为抓手,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指引作用,实现员额检察官动态、科学管理。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建立人才梯队,充实后备力量。坚持严管就是厚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严格执行“三个规定”,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切实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生态。

各位代表,踏上新起点,迈上新征程,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人大会议要求,忠诚履职,锐意进取,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和长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做出新的检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