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检察专项报告】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8-2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

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823日在合肥市庐阳区

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成余


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工作安排,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报告本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安排 2017年6月,这一制度被写入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食药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公益领域的监督职责。

近年来,在区委、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公益诉讼工作作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忠诚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截止日前,共审查处理公益诉讼线索206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7件,现已整改到位129件,发布诉前公告5件,向法院提起诉讼6件,先后有中铁国际城绿地保护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千案展示”,违法处置污泥行政公益诉讼案等5起案件办理情况被《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实现我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良好局面,在守护群众美好生活、推动区域依法治理方面贡献了检察智慧和力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重点、关注民意,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盯损害公益突出问题,依法履职、狠抓办案,力求实现公益诉讼工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聚力保护区域绿色生态环境持续聚焦水源地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努力看护好合肥人民的“大水缸”、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辖区内董大水库是合肥市唯一的优质饮用水源地,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内存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暴发、私挖鱼塘等问题,在检察机关的督促和支持下,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现已铲除该外来物种8000余亩,并设立专项资金100万用于长效防除,私挖地带也已恢复湿地涵养功能,有力保护了水源地生态平衡和全市饮用水质安全。绿地是“城市之肺”,针对中铁国际城北侧绿地损毁问题,及时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整治,现已建成15万平米城市绿地,昔日脏乱差的垃圾堆已变身为环境优美的临湖公园。为维护土壤环境安全,督促市排水管理办公室依法履行污泥处置监管职责,现污染地应急处置项目已全部完工,修复土壤范围达16000余平米,清挖污泥20000余方进行资源化再利用。不仅切实解决了涉案地堆存污泥处置问题,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全市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建设,为污泥处理提供了具有示范作用的合肥样本。

——全力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加大对食药领域案件办理力度,与职能部门共同构筑区域食药安全“防护网”。开展违法出售无注册证书肉毒素产品行为监督,最终违法行为人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9万余元。开展网络餐饮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专项监督,辖区内70余家不达标网络餐饮店铺得到整改。针对辖区部分流动摊贩无健康证明、信息备案不全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依法予以规范。开展对超市散装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活动,并借此推动在全区食品零售场所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整改问题单位86家,让居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倾力保护国有资产。回应社会关切,紧扣拆迁领域、国有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开展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督促市国资委依法履行管理责任,收回被违法侵占房屋430余平米;向大杨镇政府、四里河街道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份,提行政公益诉讼1件,为相关区域处置违规拆迁问题提供了依据,目前已清退拆迁购房款2000余万元,收回违规安置房屋面积8000余平米,工作成效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奋力拓展新领域和等外领域案件。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对学校周边限定范围内烟酒销售违规行为开展专项监督,整改、取缔、处罚问题单位12家,有力净化了成长环境;关注城市公共安全,针对森林丁香苑等14个小区存在的外墙空鼓脱落电梯无强制标志等公共安全问题、电动车“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问题,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现区政府已将140余万元外墙维修费用列入财政统筹,并已启动修复招投标工作,相关小区电梯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也已得到明显改善;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针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妨碍盲道等问题,建议职能部门重新规划停放区并加强管理,让残障人士放心出门;关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提起林某等10余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促使侵害人在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达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二)更新理念、精准施策,确保实现保护公益最终目的

牢牢树立双赢共赢多赢理念,以维护公益为切入点,充分尊重和调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共同解决受损公益问题。

——用好诉前建议,推动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秉承“通过诉前程序实现维护公益目的是司法最佳状态”的办案理念,抓住关键要素,确保诉前检察建议对象适格、依据准确、内容合理,让行政机关真正认同和接受检察建议,截止日前,我院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达到95%,绝大多数公益受损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不单纯追求办案数量,更注重办理职能部门遇到阻力的难案,如四里河街道在拆迁过程中,与多名不符合条件的居民签订安置协议,导致常年信访不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主动履职,通过诉前检察建议顺利推动四里河街道解除了违规的180余份拆迁安置协议,促进敏感问题在法治范围内得以解决,有效缓解了信访压力。

——用准诉讼手段,彰显检察保护公益刚性。对经诉前程序,责任单位整改不到位,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采取跟进措施提起诉讼,努力将此类案件办成法治教育样本。严格把好诉讼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在法院已审结的5件公益起诉案件中,我院诉讼请求全部获得支持。对于案件起诉后,行政机关在判决前整改落实到位的,检察机关也会主动撤诉。如对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监督一案,在提起诉讼后,职能部门调辖区全部12个管理所开展全面摸排整改,后经联合随机回访确认诉讼请求已全部实现,我院及时提出撤诉,以最小的行政、司法资源,实现最大限度保护公益目的。

——用优督促方式,确保公益保护整改到位。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办案目标,通过现场走访、勘察、查阅台账等方式,实现件件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整改、机制真落实,防止监督“走过场”。共对诉前检察建议和生效判决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60余次,如辖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倪映典烈士纪念塔破损严重,我院提出诉前建议后,还全程参与了修复工程开工、建设、验收的全过程,现该纪念塔一改往日失管、破旧状况,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庄严肃穆,该案系全市首例成功办理的英烈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用活专项行动,推动建立行业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以专项活动推动类案办理,以类案办理推动系统治理的办案模式,解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陆续开展了“保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美丽乡村检察行”“守护校园安全”等专项检察活动 ,推动形成《十四五期间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工作方案》以及污泥干化焚烧厂建设等行业长效机制、长效项目,实现了行业、系统问题的标本兼治。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注入公益诉讼优质发展不竭动力

践行以“我管促都管”工作理念,既练好“内功”,又注重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公益保护从一家发声的“独角戏”走向各家共鸣的“协奏曲”。

——争取广泛支持,凝聚工作合力。主动就公益诉讼重大事项向区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作汇报,获得大力支持,区委将公益诉讼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区人大专门在我院召开贯彻落实《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动员会,区政府与我院共签《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方案》,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常态化沟通,联合出台了《关于在“两法衔接”和公益诉讼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等文件,增进行政机关对公益诉讼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召开“联席会”“磋商会”面对面沟通交流20余次,携手破解区域治理“难题”。依据最高检“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要求,从统战部门、优秀青年中吸纳志愿者15名,发挥咨询、监督、宣传作用,扩大公益保护“朋友圈”。

——搭建协作平台,助推协同发展。采用“检察+”工作模式,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设立全市首家“检察官工作站”,建立“检察长+河、林长”制,在此机制下,共同开展“两长”巡河活动3次、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专业咨询、协助执法等工作,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加强与省内兄弟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系,作为成员单位之一,抓好《六安·合肥水源地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框架协议》落实,实地走访董大库区20余次,为水源保护系统治理提供坚实检察保障。

——推进科技融合,助力提质增效。依托检察信息化建设,向数据借慧眼,向科技要检力。在本院微信公众号中,开发“随手拍”程序,广泛接受群众举报借力省、市院“智慧公益诉讼平台”,从网络大数据中精准排查筛选到案件线索35件配备了无人机、快检箱、测距仪等专业设备进行全方位证据收集,助力办理各类案件50余件,有效提高了调查取证、固定证据能力,特别是针对重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现场调查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立专业团队,增强办案动能。结合内设机构改革,精心挑选3名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公益诉讼部门,建立“检察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 ”取证模式,积极打造公益诉讼专业化办案团队。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食、药、环领域案件“刑事-公益”合一办理的办案机制,成功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提升全方位保护公益的效能和水平。聘任6名行政工作人员挂任检察官助理,为公益诉讼工作提供有力办案辅助和专业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缺乏具体保障措施、公益损害鉴定程序不完善等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二是保护公益的整体氛围还不够浓厚。群众遇到公益被侵害问题时寻求检察救济的案件不多,部分行政机关对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建议回复等重视程度仍需提高;三是队伍专业化建设仍需加强。检察干警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证据调查核实、信息化科技装备应用等核心能力有待提升。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打算与措施

今后工作中,我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求极致的精神和重实效的态度,推动我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从优到强,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服务发展大局。把握检察工作根本遵循,从党委重大决策中找准发力点,在人民群众现实关切中找准着力点,主动融入、服务和保障全区一核一地一中心建设,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开展“小专项”活动,力争为区域善治提供更精准的司法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检察产品。

二是更加注重常态化良性互动。探索进行公开听证、公开建议、专家论证等办案方式,提高公益诉讼工作知名度、认可度。认真落实“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检-法”诉讼关键环节研讨,实现有效往来,共建保护大格局,协力将公益诉讼工作做成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名片。

三是更加注重提升工作质效。持续优化诉讼结构,注重办理区域特色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行业整治、区域治理。推动设立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建立环境损害修复资金、赔偿资金缴存、使用规则,充分释放公益诉讼积极效能。

四是更加注重锻造过硬队伍。强化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增强公益诉讼责任感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岗位练兵、交流锻炼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激发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事业发展内生动力。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面对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重要指示精神,紧紧依靠区委有力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能动履职、奋勇争先,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和“长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